欢迎光临顶点光电子商城!专业的光电器件与集成电路采购平台!
您好,请登录 免费注册
首页 > 资讯中心 > 行业资讯 > 后端芯片厂商已拥有10%的议价权 仍有诸多因素制约产能提升
后端芯片厂商已拥有10%的议价权 仍有诸多因素制约产能提升

        顶点资讯2021年10月22日消息,据国外权威媒体报道,受疫情反复的影响,马来西亚的芯片工厂不得不缩减产能,以避免出现大面积的工人感染。


1-2110221GS0X2.png


芯片渐成卖方市场


        10 月 22 日消息,据路透社报道,近期马来西亚
芯片工厂受到疫情影响产量紧缩,导致许多下游企业为了抢夺芯片供应,不惜互相抬价,大有竞拍的味道。由于汽车制造商的产能已经严重受芯片短缺的影响,芯片库存已经基本耗尽。


        全球范围内的汽车制造商和智能手机和家用设备的芯片采购,都是由马来西亚的工厂提供。目前多家马来西亚芯片厂表示,客户的订单正在争先恐后的传来,甚至不少客户连照付不议的合同都愿意接收。


1-2110221H0451V.png


        一家马来西亚芯片封装公司的负责人透露,现在的订单需求非常火爆,连他们在中国成都一家工厂2022年全年的订单,都被预定完了。有些客户甚至提出,只要能够尽快交付芯片,费用都可以不用考虑,他们愿意照单全收。


        此前后端芯片市场一直都是低利润走量的业务。但是根据权威的行业市场调查,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。在如今供不应求的行情下,后端芯片市场已经拥有了10%左右的定价权。


芯片结构发展不平衡


        芯片市场整体的发展结构也不均衡,资本更加青睐少数高端芯片的研发,对大量的基础芯片却显得兴趣不足,这导致基础芯片的发展长期得不到足够的养分。大多芯片巨头,如台积电、三星动辄投资几十亿美元,都是投在了2nm和3nm工艺高端芯片上,而汽车电子、智能家居等行业却用不到这么高端的芯片。


1-2110221H31b51.png


        在资金本来就不够,导致无法及时扩充产能的情况下,再加上疫情对现有产能的限制,基础芯片短缺的问题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。


疫情不稳,产能无法拉满


        虽然订单量暴涨,价格也有一定的主动权,但限于疫情防控,马来西亚的芯片厂家无法将产能拉满。因为一旦出现疫情,只能全线停产,连仅有的产能都没有了。


        即使是在部分开工的情况下,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影响着芯片厂商的现有产能。在疫情期间,工人并不太愿意冒险工作,所以芯片厂商需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,如现金奖励,来提供工人的积极性。此外,疫情的防控水平还不能降低,必须严格控制工人聚集的数量和采取高频次的核酸检测。这无形之中也增加了芯片厂商的成本。


1-2110221HA4527.png


        即使只能在80%的水平下运行产能,而且超过98%的工人注射了疫苗,马来西亚的芯片工厂从6月份以来,还是两次暂停了全部的生产线。


        虽然芯片订单暴增,芯片厂家也拥有了一定的定价权,但是由于基础芯片发展不均衡,以及疫情不时反复的因素,马来西亚的芯片厂商始终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产能。这也决定了对基础芯片需求极大的汽车电子和智能家居等行业,缺芯状况短时间内还是会无法解决。


>>>相关阅读:半导体芯片持续短缺 马来西亚晶圆厂成破局关键